永远被囚禁在大理石中

卢浮宫的杰作典藏

《抗争的奴隶》与《垂死的奴隶》

米开朗基罗

这两具矫健的身躯结合写实的人体与理想美,这正是米开朗基罗所擅长的风格。从近处看,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的绳索,他们是被俘的奴隶,各自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一个似乎在沉睡,或许是永远的沉睡,这是《垂死的奴隶》;另一个是《抗争的奴隶》,他正试图挣脱身上束缚着他的绳索。这些雕像是米开朗基罗为装饰教皇尤利乌斯二世陵寝而创作的一组雕像的一部分,陵墓设计几经修改,而雕像最终未能完成,奴隶们成为被困在大理石中永恒的囚徒。不完整性使其意义变得更为复杂,神秘感更促成了其杰作的地位。

背部!

观赏这两座雕塑作品必须围着作品转一圈,才能体会到那粗犷的力量感。神秘感和魅力在《垂死的奴隶》身上显得更加强烈。这个藏在他腿后的小猴子,代表的是什么呢?这要看奴隶本身的涵义。如果说他们代表的是无法上升到思想层面的人,一个顺从,一个叛逆,那么猴子就象征着物质生活;但如果人们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艺术的化身,教皇的死亡使他们深感痛苦,那么猴子代表的就是绘画艺术。